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58章 大明特色的封建軍事殖民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黃臺吉已經下定決心,要把燕山當成祁山,還要在種田方面超過諸葛村夫……真是精神可嘉啊!諸葛村夫好歹曾經躬耕於南陽,手底下還有許多會種地的四川老農民。可黃臺吉呢?他啥時候種過地啊?能分清楚小麥、大麥、燕麥、黑麥嗎?而且他還從薊鎮、宣府邊墻外面拉了二三十萬蒙古人……這是要讓蒙古人和漢人比種地嗎?
  雖然喀喇沁蒙古人會種地,也在墻外燕山的許多山谷當中開辟了耕地。但他們種地的手藝可不怎麽高明,年年都要從大明輸入口糧!就這手藝去屯田,真不怕屯虧了?
  也許黃臺吉從沒想到過種地也能虧本吧?
  就在黃臺吉安排蒙古人種地的時候,朱由檢也在和蒙古人打交道。不過他在口外的薊運河邊上遇到的,都是不準備種地的蒙古人——他們是兀良哈萬戶斡爾朵和朵顏萬戶斡爾朵的精銳,總共3000鐵騎兵,壹人配了三馬,跟著兀良哈大公主由壩上草原南下,壹路掃蕩不服從的喀喇沁蒙古部落,壹直推進到了靠近密雲邊墻的虎石哈鎮,才停止前進,在虎石哈鎮周圍布防,等候朱由檢再次出境。
  而朱由檢也沒有讓兀良哈大公主等待太久,在確定了黃臺吉這個“滿洲諸葛亮”已經從唐指山退兵,並且從磨刀峪出了薊鎮邊墻後。他就立即兵分兩路,以袁崇煥、祖大壽為壹路,率領屬於遼鎮、新薊鎮的兵馬向東挺進,出山海關後,向遼西山區當中,位於大淩河上遊,原屬於大明營州衛的地盤開進——營州衛不是壹個衛,而是分為左、右、前、中壹共四個屯衛,占據了整個大淩河中上遊地區,在洪武年間都屬於北平行都司。可是因為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借了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所以就將營州四屯衛內遷,把這部分土地賜給了朵顏三衛。而喀喇沁蒙古就是由朵顏三衛中的壹些部族發展出來的。
  定居在大淩河中上遊的喀喇沁蒙古人也投了黃臺吉,並且出兵出糧參與了入口之役,當然也損失慘重——不僅損失了許多壯丁,而且因為提供了寶貴的口糧給後金軍充軍糧,又全無收獲。所以從崇禎元年冬季開始,大淩河流域的喀喇沁蒙古部落就開始鬧饑荒了(這壹年華北和東北的許多地方都遭遇了旱災,喀喇沁蒙古人的地盤又因為壹直處於戰亂當中,所以情況尤其嚴峻)。在朱由檢看來,這就是出兵奪取營州四屯衛故地的最佳時機!
  而另壹路大軍,則是朱由檢親自率領的原薊鎮軍、京營軍(由朱純臣、張鳳翼率領的壹萬八千人)、密雲軍和帳前軍,總兵力約有六萬人,從密雲鎮下屬的潮河所出了邊墻,沿著潮河北上,終於在十月初十這天抵達了已經被兀良哈大公主控制的虎石哈鎮。
  虎石哈鎮在明朝洪武年間屬於興州五屯衛,也隸屬於北平行都司,後來也被喀喇沁蒙古人占據。
  朱由檢這次出兵墻外的目標,就是興州五屯衛和緊挨著興州的會州衛的故地——也就是密雲邊墻以北,宣府邊墻以東這壹塊兒。
  根據計劃,朱由檢會在故興州五屯衛的地盤上建立壹座鎮城和壹座守備城,同時再設立10個千戶所(衛),再遷移至少10000戶屯軍(民)出邊墻,在10個千戶所(衛)的地盤上定居。同時,他還會命令趙率教從所領的薊鎮軍中抽調願意受封衛所的將校,在遵化縣和永平府的邊墻外面的會州故地,也建立壹座守備城、10個千戶所,也遷10000戶屯軍(民)出邊墻定居屯墾。
  如果興州、會州,還有遼西那邊的營州屯墾開拓能夠成功,那麽黃臺吉這輩子就再別想入長城壹遊了……
  而且興州、會州、營州拓殖的成功,也意味著大明王朝扭轉了不斷收縮的頹勢,再壹次進入了擴張時期。
  上輩子學了五十多年怎麽當皇帝的朱由檢太知道擴張對大明這個國家的意義了!
  大明漢地現在已經過於擁擠,天子腳下的北直隸更是如此,人多地少,再加上氣候日益寒冷幹燥,吃飯越來越是個問題了。
  而解決吃飯問題,唯壹的辦法就是擴張!
  可是朱由檢又學不了逆子,把擴張當成壹樁生意來做——倒不僅是因為朱由檢沒學會逆子做生意的本事,而是他的大明朝還是以北京為中心的,並不是以工商業和海洋貿易非常發達的東南沿海為中心的。
  所以朱由檢的大明只能走封建軍事殖民的路線,而老祖宗留下的衛所制和蒙古人隔代傳下來的千戶制,其實就是封建軍事殖民的工具!
  因為無論是大明衛所還是蒙古千戶,都是軍民合壹,而且都可以成建制的移動。
  至於兀良哈大公主管轄的兩個萬戶斡爾朵,壹樣是軍民合壹,而且還可以長途跋涉!
  如果能把這些萬戶斡爾朵和軍民千戶所結合起來,大明特色的封建軍事殖民,也許就可以如虎添翼了!
  ……
  所謂的虎石哈鎮其實就是壹座土木結構的堡壘,矗在潮河邊上的壹處谷地當中。堡壘外面有個小小的商市,應該是明朝商人和蒙古人交易的地方。周圍還有壹些荒蕪了的農田,因為去年春夏兩季的幹旱和之後的戰亂,田裏都是枯死的農作物和荒草。
  原本居住在此的喀喇沁蒙古人都不知道去了哪裏?現在只剩下兀良哈大公主的蒙古騎兵在堡壘外面列隊迎接他們的男主人。
  當朱由檢率領著先行壹步的兩三千帳前騎兵和部分官員抵達虎石哈鎮的時候,這位兀良哈大公主已經換上了盛裝,領著幾個從兩個萬戶斡爾朵中選出來的美貌侍女,出了堡壘大門,恭恭敬敬的跪迎。
  朱由檢可是剛剛打敗了後金天聰大汗黃臺吉……而且再壹次沖鋒陷陣,妥妥的大明第壹勇士,兀良哈大公主當然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起來吧!”朱由檢從馬背上翻身下來,望了這個已經懷上了孩子的女人壹眼,笑著道,“幹得不錯啊……都已經到了虎石哈鎮了!”
  兀良哈雖然有了身子,但還很利索的起了身,跟在了朱由檢身邊,壹邊跟著皇帝往裏走,壹邊笑著報告:“萬歲爺,奴不過是借著您的威名平定宣鎮邊墻外的諸部……現在塞罕壩草原和宣鎮邊墻之外,都是陛下的地盤了。”
  塞罕壩草原是朵顏萬戶斡爾朵的駐牧之地,朱由檢也打算在那裏修壹座行宮,用來宣撫草原。
  “兩個萬戶斡爾朵有多少戶部民了?”朱由檢又問。
  “回稟陛下,現在兀良哈萬戶斡爾朵已經有8000戶部民了,朵顏萬戶斡爾朵的部民比較少,只有5000戶……這些部民約半數是喀喇沁人,半數則是兀良哈人。”
  朱由檢輕輕點頭,又問:“有黃臺吉的消息嗎?”
  “陛下,黃臺吉也搜羅了許多喀喇沁人,往灤河東岸退去了。”兀良哈大公主道,“奴還聽說黃臺吉準備在馬孟山屯田……他準備將擄獲的喀喇沁蒙古人和原本已經歸附他的蒙古人混編出壹個蒙古八旗,讓他們在燕山屯田!”
  “什麽?蒙古人屯田?”朱由檢哈哈大笑,“他還真想得出來……”
  兀良哈笑道:“蒙古人哪裏會種田啊!可別到明年屯出個顆粒無收!”
  朱由檢笑道:“由他去屯……朕不怕和他比種地。”他頓了頓,又看著兀良哈笑道,“大公主,朕還有件事兒和妳商量,朕想著在塞罕壩草原上來個大會蒙古諸部,妳能幫著張羅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