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03章 天盟五大流氓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現在南洋和南大陸方向上已經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其中半數是大明的“親藩”,也有壹些是朱慈烺特許的重臣開藩,比如泉國公鄭家、成國公朱家、貴國公馬家、崇國公沈家、衍聖公孔家、英國公張家、定國公徐家、通國公魏家等等,都有了自家的封國。
  朱慈烺原本還想給吳家弄個國,但是卻被吳三輔、吳三妹、吳阿珂等人堅拒……老吳家玩藩鎮已經血虧了,玩不起藩國了。他們家就想安安穩穩當個皇親國戚!
  老吳家不想要藩國,朱慈烺當然也不強求,他也知道吳家壹個個傻大笨粗的,就會當兵收租,根本經營不了壹個國家,強令他們去開國,壹準虧得血本無歸。
  至於其他各家開在南洋和南大陸周圍的藩國,大部分都不大景氣。也就是鄭家的蘇祿國、沈家的泗水國、魏家的廖內國,還有幾個朱家王爺投資的錫江國、望加錫國、巴裏國、蘭芳國(看這名字就知道是朱慈烺給起的),還有崇禎上皇投了血本的呂宋國,朱慈照的普吉國,以及占據了馬六甲要沖的馬六甲國和巨港國,哦,還有那個又大又松散的南大陸聯合王國是贏利的。
  其他的各國,都是壹水的虧本國!
  當然了,這些邦國也不見得會壹直虧下去,直到關國大吉。但是長期的虧損,是可以預見的……所以到了洪興五十二年的時候,“賣國”這個詞兒在大明天朝這邊,已經有兩個意思了,壹個是大逆不道的出賣祖國;壹個是部分或全部出售所持有的邦國!
  辛辛苦苦去萬裏之外投資建國,然後虧得壹塌糊塗,還不許轉手發賣?這還有沒有天理?這個都是有限責任國啊!不能讓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要不然誰敢去投資?
  所以現在不僅有虧本賣國,而且還有更慘的破產亡國……這二十余年來,已經亡了好幾個國了!
  那才是真正的血本無歸,有時候還會把老命都賠進去,妥妥的人間慘劇啊!
  正所謂開國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啊!
  除了“賣國”,還有個“賣城”的生意……因為壹家投資壹個國風險實在太大,很多時候都是幾家組團壹起投的。而投資人通常不會只拿股份而不參與管理——投資藩國的風險極大,而且除了少數可以挖到金子或正好處在貿易咽喉的國,其他的國即便可以贏利,投資回報率也相當有限。
  之所以還有人肯前赴後繼的往裏面去投,是因為投資壹個國可以帶來金錢回報意外的好處。
  比如對政治權力的世代占有,又比如可以達成狡兔三巢的效果——雖然在朱慈烺的主導下,大明國內的政治鬥爭總體上比較溫和(畢竟增量很大,足夠分配),但是誰又能保證將來不會再壹次變得腥風血雨?
  所以對於那些豪門權貴而言,有機會在海外拿壹塊地盤,總歸是有好處的。即便子孫後代在大明本土栽了,海外的分支總還能延續個香火……
  因此投資海外的那些豪門權貴,是不會只投錢不拿地的。他們通常會把家裏面的學渣子弟組團派出去開枝散葉,壹家投壹個國可能沒那麽大本錢,就是有本錢也得分散投啊!所以往往是幾家幾十家抱團投資,投資最多的壹家當國主,拿下最好的地盤當首都。投資少壹點的,就拿差壹點的地盤當個城主。
  當然了,這個“城主”,不單單是指城市之主,也指城堡之主——其中壹些運氣好的,投出個人口聚集的城市,那就能賺錢了。大部情況下則是投出壹個莊園城堡,雖然賺不到什麽,但總也是壹塊安身立命之地。真要發展個幾十年上百年的,這些城主家族就把根基紮牢了。即便是大明天朝,也不可能興師動眾去鏟除他們。
  不過這些莊園城堡之主也不那麽好當,哪那麽容易就出國當老爺了?出國虧成孫子,再灰溜溜回來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城堡莊園虧本大甩賣的事情幾乎每個月都能發生幾回……賣城的事兒比賣國可多多了。
  而南洋由於地形瑣碎,島嶼眾多,容易割據,且又在東西方貿易和香料貿易的航線上,所以就成了大明國內的權貴土豪們投資建國和建城的重點地區。
  有投資,當然就有虧本……
  另外,距離南洋比較近的南方大陸及其周邊,也是壹個投資重點。因為南大陸走的是“開放加盟”的模式,誰來都歡迎。而且也沒有可怕的熱帶疾病,所以大明國內的豪門權貴,包括各家王府,都會在南大陸搞壹個或幾個城堡莊園作為退路……這個事兒不知怎麽就給英國東印度公司、大明葡奧公司、太平洋貿易公司、曼奇尼茶行、壹官黨商行、沙船幫商行這票奸商找到個發財的門路了——提供壹條龍建城服務!
  只要肯出錢,其他的事兒他們這群奸商都能包下來……當然了,奸商是不可能包城主贏利,風險還得自己去擔。
  因此,在各方面都加入進來,並且各顯神通之下,南洋和南大陸上現在已經是小國林立、城邦如毛了。雖然發展很快,但是亂子也不小。小國、城邦、莊園之間經常會發生沖突。
  南洋的海面上,也常常會有各個小國和城邦在背後支持的海盜船互相攻擊……弄得跟當年春秋戰國似的,就差互相兼並了。
  大明朝廷當然想管,但是卻受制於鞭長莫及和各方面復雜的關系,壹直不大好管——這幫打來打去的不是蠻夷,都是大明朝的“自己人”,搞不好還是親戚!
  所以朱慈烺壹直琢磨著要在南洋和南大陸搞個“總代理”,讓這個總代理去處理壹大堆的麻煩事兒。
  而朱慈照原本是總代理的最佳人選,但是這家夥自己死了老婆以後就萬念俱灰,不怎麽管事兒。而他孫子朱怡錦又是被他“慣”大的,除了吃喝玩樂啥都不會啊!
  讓他去當總代理,壹定會把事情搞雜的。
  所以朱慈烺就只能另找他人了!
  “大哥,”朱慈照苦苦笑著,思索著道,“南方可大了……壹個盟主能管得過來?”
  “大?”朱慈烺心想:沒有美洲和中亞大啊!
  朱慈照接著道:“而且……暹羅、安南、老撾、真臘這四國算不算南洋?他們可是大明的守禮之藩,如果歸於南洋盟主之下,他們肯嗎?南洋盟主又管得了他們嗎?”
  朱慈烺道:“老四妳說的有道理……暹羅、安南、老撾、真臘不能歸南洋小盟主管。”
  朱慈照又道:“另外,咱們在小西洋上和非洲大陸也有點地盤……這些地盤不大,單獨設立盟主不合適吧?不如就歸在南洋小盟主旗下。”
  朱慈烺點點頭,“這樣也行啊!只是南洋小盟主管得是不是有點多了?”
  “那就把南大陸拿掉,”朱慈照說,“南大陸加上附近的壹些島嶼,差不多是自成壹體的,可以讓南大陸聯合王國管領諸邦。至於南洋的盟主,可以讓馬六甲國和呂宋國輪流充當。”
  “好!”朱慈烺笑著說,“那就是新洲、西域、南洋、南大陸壹共四個小盟,再加上大明這個總盟,天盟就是五大盟主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