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人湧如潮
九項全能 by 十喜臨門
2018-7-5 20:12
當張勁被緊挨在自己旁邊‘落戶’的壹對老夫婦,乒乒乓乓的支攤子聲徹底趕走了瞌睡蟲的時候,張勁這才終於發現這壹條街,居然就在他壹恍惚間冒出數以千計的小吃攤檔,頓時精神壹震。
張勁是啥人?那可是‘精英’級別的吃貨啊!
以他的‘吃貨’級別,對這些個來自世界各地,全部出自本品名家之手,全部用本品原產地材料締造,絕對的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怎麽可能不感興趣?
於是,張勁在跟這位吵醒自己瞌睡,做肉夾饃的大爺大娘簡單認識壹下,又寒暄了幾句後,就托這兩位大爺大娘、以及還在壹臉悲苦的發著呆的小董,幫著自己照看壹下攤子,而自己則搖搖晃晃的站起身來,就跟飯後消食兒似的,悠閑在這條街上轉悠了起來。
雖然因為開幕時間還有壹會兒,這些攤子也是剛剛支起,還沒有開始烹制吃食,但是僅僅看著壹個個攤位上迎風招展的題標小旗、在攤位面板貼出的小吃海報、掛出的老字號招牌,看著壹個個攤位爐竈上升騰的煙火,再想象壹下過後這裏將要出品的東西,張勁就不由的有些口水泛濫的意思。
牛雜、肉夾饃、烤肉烤魚烤毛蛋串燒、缽缽雞、鹵水、涼皮涼粉、手打丸子、拌面拉面刀削面臊子面、雲吞餛飩蝦餃、水餃蒸餃煎餃包子、米線面線、醪糟、毛豆腐、臭豆腐、黴豆腐、炸蜈蚣、炸螞蚱、炸螞蟻、炸蟬蛹……
華夏各地、各種街頭小吃琳瑯滿目;
除了能看花人眼的華夏特色小吃,來自世界各地的各類小吃同樣占據了這條長街的半壁江山。
倭國的神戶牛肉餅、長野的炒野幼蜂、鶴來的嘉魚骨酒……
俄羅斯的沙烏爾馬、烤肉串、烤土豆……
德國的熱狗,摩洛哥的薄荷茶,秘魯的酸橘汁腌海鮮,柬埔寨的烤全豬,泰國的烤雞腸,南非的烤蜥蜴……
……
何謂吃貨?
吃貨就是那種‘聞香味就饞,見美食就餓’,消化能力超強,只要有好吃的,肚子就永遠沒底的那種‘奇人’。
張勁就是壹位很典型的吃貨,而且還是那種,饞的時候隨身攜帶‘無底異次元胃’的‘精英’級吃貨。
雖然滿條街的數百個小吃攤、數千種小吃品類中,任何壹位、任何壹款小吃,只要張勁站旁邊看壹會兒,就知道怎麽做了,而且更會青出於藍。但是,他卻還是對品嘗這些名家的名作充滿的興趣。
這不僅僅因為張勁這位吃貨,是壹位懶人,更樂意吃現成的。
而且還因為,他不可能壹口氣,壹股腦兒的弄出幾千種小吃來,只為方便自己胡吃海塞,以饕饞蟲。所以,這條街上所有酒樓裏後廚的數百位大廚、他們烹制的上萬道名菜暫且不算,單單這壹條街的小吃,就已經是張勁‘夢想’的大餐了。
於是,當這整條街數以百計小吃攤子剛剛生火起竈,大家還在忙活著揉面、熱鍋、燒水、燒炭之類的前期準備。張勁這位吃貨中的戰鬥貨,已經開始背著手遊走其間,開始規劃著壹會兒自己的親友團到來後,自己帶著他們遊走的路線了。
“看這缽缽雞的底湯夠厚,而且味道夠足。壹會壹定要嘗嘗……這家手打牛肉丸子做的,極品啊!壹會壹定要吃點……這臭豆腐夠味兒,壹會兒可不能錯過……這就是秘魯那邊用來腌海鮮的酸橘汁兒吧,應該不錯,到時候來吃兩口……”
因為大家的小吃幾乎都要有現場手藝,所以這時候都忙的熱火朝天的,幾乎是恨不得腳打後腦勺那種。於是,在忙忙碌碌的人中,背著手悠哉走著的張勁,就顯的相當的紮眼了。
雖然張勁壹副清末八旗子弟,提籠架鳥的德行,四處瞅著的時候,更是時不時的唆了著嘴裏的口水,看起來很猥瑣,很沒有形象。但是,就是張勁這饞像畢露的樣子,剛好對了這些自負的美食妙手們的眼緣兒。
當大廚的,誰不希望別人對自己的作品流口水呢?
於是,張勁即使不開口恭維,就已經先用自己形象的‘肢體語言’討好了所有他看到的攤子攤主。再加上大家看到張勁胸前掛的牌牌,知道他是自己的‘同行’,同臺‘演出’的‘同事’。
於是這些被張勁的‘饞像’,恭維的很高興的大廚們紛紛主動搭訕起來。
“大兄弟,妳倒是閑啊?攤位那兒妳不管,妳師傅不抽妳?”
……
“年輕人,能吃辣不,要不要過會兒來嘗嘗?”
……
這些人見張勁年輕,顯然不像是能夠登上這麽大舞臺的‘民間藝人’,所以想當然的以為他是師傅帶來見世面的雛兒。
張勁倒也不說破,不改其壹臉饞像的帶著笑,和這些人打著招呼。
這種情況,張勁可就顯出了他的語言天賦。
和華夏人自然漢語溝通,熟絡的飛快,就算用到方言,張勁的粵語、閩南話、滬市話,同樣地道純粹。
和倭國鬼子,張勁也能夠‘哇達嘻’‘死妳馬賽’啥的,用倭語毫不打夲兒的胡侃半天。張勁的倭語是不是正宗東京腔他不清楚,但他知道這絕對是正宗的東京熱腔,而且就算在空天使、亞熱、赤熱、武士、虎虎虎、壹本道也通行不悖;
跟沙俄的大叔大嬸們,交流同樣不成問題。張勁嘴裏頭吐出來的‘哈拉少’‘達瓦雷士’,絕對不比地道的莫斯科人差,舌頭顫的相當的標準;
西班牙語、法語、英語、德語、意大利語……
五花八門的各種語言,在張勁嘴裏吐出來,都簡直和母語差不多。
於是,就憑著張勁這自來熟的勁兒,就憑著張勁讓人瞠目結舌的語言天賦,就憑著張勁的嘴上功夫,當張勁從這條長街的壹頭兒走到另壹頭,雖然他還不能說是已經在這條街上‘名聲大噪’‘如雷貫耳’,也不能說與這些人結下多深厚的交情。
但他至少也算的上是成功的讓這條街的大部分人,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有他這麽壹號人物。
幾個對他這個人十分註意的人更是知道,原來真有這種語言的妖孽級天才,這整條街幾百個攤位,十幾種語言,幾十種方言,這個叫張勁的小年輕,竟然能夠壹路走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和誰都能熟練的搭得上幾句。
當然這裏說的這個‘鬼’不是鬼魂的‘鬼’,而是洋鬼子的‘鬼’,是倭國鬼子的‘鬼’。
語言大師來當廚子,而且還不是金碧輝煌酒店裏,壹身白衣高帽子的那種大廚,竟然是支小攤做小吃的街頭廚子?
這簡直就是能讓人瞪掉壹地眼珠子的事兒。
雖然幹這行,能參加這種大會,就算是擺弄小吃的,也都是相當於大師級的高手。雖然,他們也為自己的手藝、為自己的職業自豪,但還是很難接受,張勁這種人會來當廚師。
‘妳有那嘴皮子功夫,到跨國企業、到外交部當玩嘴皮子的不好麽?’
心有此想的人,看張勁時的眼神,絕不是看到‘奇人奇行’,那絕對就是那種看‘精神病患者’的眼神兒!
時間過得很快,就在張勁到處流竄的這家聊會兒天,那家扯會蛋的功夫,時間很快就要走到十點。
此時,沿街小吃攤的各位‘民間名廚’都已經準備就緒。
老湯翻滾、簾籠蒸騰……整條長街,已經充滿了那種混雜了各種香味的特殊味道,這種復雜的味道不但不難聞,而且魔力巨大。
這味道能讓剛吃飽的人覺著餓,更能讓餓的人肚子打鼓!
要不是因為開街時間將至,要不是早就答應了葉紅以及昨夜從深市殺回來的那幫子人今天要壹起同吃同玩兒的話,肚子裏已經饞蟲造反的張勁,恨不得在開幕式結束前就挨個攤子轉轉,先大快朵頤壹番。
當張勁在壹眾新認識的朋友催促下,掐著點兒回到自己的位子不久,就隱隱聽到街口牌坊外,禮炮齊鳴。
張勁知道,開幕式開始了。
禮炮聲過後,又是壹陣鼓樂喧天,接著又有壹個隱隱約約的官腔嗓門狂吠了幾句,然後又是壹陣鞭炮齊鳴。
最後,就看到原本封鎖的街道口,黑壓壓的湧進了數以萬計、十萬計的人潮!
正是正月十五,華夏最熱鬧的時候。白天廟會、晚上看燈,所有熱鬧的地方都是人頭湧動。
而且,華夏自古就是壹個吃客的國度。
只要想想為啥華夏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就知道華夏饞鬼有多少了。
華夏美食文化之所以能上溯幾千年,還不就是因為咱華夏人的老祖宗就好吃、愛吃麽?
有這麽優秀的‘饞嘴’基因遺傳,有這麽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蘊,有華夏這麽巨大的人口基數……在如此多的前提條件下。正常人用膝蓋想壹想也知道,當代的華夏人饞人、吃貨還會少麽?